- 价格说明 : 议定
- 物流说明 : 货运及物流
- 交货说明 : 按订单
- 包装说明 : 不限
- 供货总量 : 不限
由于我国聚的供需差距较大,近年来,大多数新的大型炼油、乙烯联产项目和煤烯烃项目都配备了聚装置,因此,未来中国聚产能将大幅增加。同时,还需要考虑那些小型的落后聚安装技术,尤其是间歇式小体法装置将被逐步淘汰,估计等到2025年聚在我国的生产能力将达到更高的水平。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,对各种化工原料的需求不断增加,导致了对聚的消耗量达到高水平,因此我国将成为世界上聚消费国家。2003年,我国聚的消耗量已经达到532万吨;2007年达到1000万吨;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,略降至1079万吨;目前(2018年),在基础设施投资和国内需求的推动下,增长至1232万吨。

含液相气相组合式,液相本体法聚生产工艺是聚生产中后期发展起来的新工艺。该生产工艺是聚1957年开始工业化生产七年之后问世的。 [10] 采用液相本体法生产聚,是在反应体系中不加任何其他溶剂,将催化剂直接分散在液相中进行液相本体聚合反应。聚合物从液相中不断析出,以细颗粒状悬浮在液相中。随着反应时间的增长,聚合物颗粒在液相中的浓度。当转化率达到一定程度时,经闪蒸回收未聚合的单体,即得到粉料聚产品。这是一种比较简单和***的聚工业生产方法。液相本体法工艺代表着八十年代国际上聚生产的新技术、新水平。

反应器产品通过安装在下降管下部的阀门排出。排出的粉料经过高压和低压脱气后,在生产均聚物和无规共聚物时,直接进行汽蒸和干燥,得到粉料产品。生产抗冲产品时,经过高压脱气后的粉料排入气相流化床反应器。该反应器仍采用Spheripol II气相反应器系统。共聚反应器为立式圆筒式容器,上、下为球形封头,下部为沸腾床,主体材料为不锈钢,内表面抛光。 [10] 该工艺目前单线生产能力已达45万吨/年。MZCR(多区循环反应器)抗冲共聚产品的乙烯含量可高达 22%(橡胶含量大于40%),还可生产含乙烯和丁烯-1的三元共聚产品。 [10]
